加工定制:是 | 品牌:昌润 | 适用物料:多种可用 |
干燥介质:烟道气 | 工作原理:振动 | 湿物料运动方式:组合式 |
云贵川烤房烘烤设备烟叶烘干生物质一体机全套设备
密集烤房生物质能源内置一体机烘烤设备
根据现有的密集烤房装烟室和加热室的结构特点,以生物质颗粒为燃料,用于烟叶烘烤的设备,由供热设备、通风排湿设备和控制设备等组成,与装烟室、加热室构成完整的生物质能源密集烤房。既有效利用生物质能源达到环保排放的要求,同时又结合国烟办综〔2009〕418号文件的技术优点,当生物质燃烧机出现故障时,可以及时利用其他燃料替代,确保烘烤正常进行,避免坏烟给烟农造成损失。
3.2金属供热设备
金属供热设备,主要包括换热器、炉体、生物质颗粒燃烧装置等,按照烟叶烘烤工艺要求加热空气,满足现有密集烤房烘烤需求。
3.3生物质颗粒燃烧装置
生物质颗粒燃料供应、点火、燃烧、清灰除渣等工作装置,主要由燃烧室、螺旋送料装置、清灰除焦装置、点火器、观火孔、贮料箱、配风装置、撤料装置等组成。
3.4燃烧室
供料燃烧装置置于炉体内部用于燃烧、产生火焰及高温气体的部件。
3.5供料燃烧装置框
在炉体上开口并焊接金属框用于安置、固定供料燃烧装置的部件。
3.6通风排湿设备
保持空气在加热室和装烟室循环流动和实现烤房内外空气交替、维持装烟室内烘烤工艺要求湿度的装置,包括循环风机、冷风进风门、百叶窗等排湿执行器,符合国烟办综〔2009〕418号文件要求。
3.7控制设备
用于监测、显示和调控烟叶烘烤过程工艺条件的设备,包括温湿度传感器、控制主机和执行器等,符合或优于国烟办综〔2009〕418号及中烟办〔2018〕30号文件对控制设备的规定要求,实现控制主机一体式集成控制。
4、主要技术参数
依据国烟办综〔2009〕418号 密集烤房技术规范(试行)修订版和中烟办〔2018〕30号 密集烤房生物质颗粒成型燃料燃烧机技术规范(试行),在生物质燃料符合规定的条件下,生物质能源密集烤房内置一体式设备主要技术参数应符合表1的规定。
表1 主要技术参数
序号 | 项目 | 单位 | 指标 |
1 | 额定热功率 | Kcal/h | ≥100000 |
2 | 小稳燃热功率* | Kcal/h | ≤3500 |
3 | 燃烧效率 | % | ≥90 |
4 | 温度控制精度 | ℃ | ±0.50 |
5 | 点火时间 | min | ≤5 |
6 | 输出控制响应时间 | S | ≤1 |
7 | 贮料箱容积 | m3 | ≥0.20 |
8 | 贮料箱上沿口距地面高度 | mm | ≤1500 |
9 | 整机有效度 | % | ≥98 |
10 | 整机噪声 | dB(A) | ≤85 |
注:小稳燃热功率指不熄火状态下的小供热功率。
5、工作条件
整机在下列条件下应能正常工作:
环境温度:0℃~45℃;
相对湿度:≤85%;
工作电压等级为使用380V或 220V电源,允许电压波动±20%。
6、供热设备构成与技术参数
由分体设计加工的换热器、炉体、生物质颗粒燃烧机三部分组成,换热器、生物质颗粒燃烧机与炉体对接均采用螺栓紧固连接或紧拉扣连接,方便拆卸。炉体由椭圆形(或圆形)炉顶、圆柱形炉壁、圆形炉底、烟气管道焊接而成。炉底至火箱上沿总高度1880mm,炉体(不含炉顶散热片)高度1165mm,炉壁高度920mm。
炉顶和炉壁采用对接或套接方式满焊,炉壁和炉底采用对接方式满焊,炉体和烟气管道采用对接方式满焊。炉顶和烟气管道表面焊接散热片,炉顶散热片、烟气管道散热片采用两面交错段焊(两面交错段焊点互相连接)方式焊接;为减少变形,烟气隔板与火箱内壁应采用单面断续段焊。采用断续段焊时,段间间隔应不大于100mm。所有焊接部位选用与母材一致的焊材进行焊接,所有焊缝严密、平整,无气孔无夹渣不漏气,机械性能达到母材性能。
本规范所述技术参数均为设备加工成型后的技术参数,供热设备各部位名称、结构和技术参数如图1、图2所示。
图1 供热设备各部位名称示意图
图2 供热设备结构和技术参数示意图
6.1换热器
换热器采用厚度≥3.7mm的Q235钢板制成,换热管采用3-3-4自上而下3根光管7根翅片管横列结构,翅片采用Q195标准翅片带,左右火箱内壁自上而下均开设3-3-4排列的3层共10个?135mm圆形开口;烟囱竖向段高度600mm,厚度≥2.5mm,材质Q235。火箱内壁技术参数如图3所示:
图3 散热器与火箱内壁技术参数示意图
6.2炉体
炉体包括炉顶、炉壁、烟气管道、供料燃烧装置框(含法兰)、灰坑门(含灰坑门框)、换热器支撑架、炉底等。烟气管道按照图示加工生产。耐火砖内衬、二次进风管、助燃鼓风管、炉栅和炉门按照国烟办综〔2009〕418号文件规定生产,保留炉壁左右侧的二次进风管。炉体结构、加煤口备用炉门结构与技术参数如图4所示。
图4 炉体结构与技术参数示意图
6.2.1炉顶
炉顶由封头、换热器支撑架、表面散热片和烟气管道构成。封头采用厚度不低于5mm的09CuPCrNi耐候钢冲压制作(或铸钢铸造),钢材符合GB/T221和GB/T15575;圆形或椭圆形,内径750mm,内高240mm,参照JB/T4746制作。换热器支撑架采用厚度≥3.7mm的Q235钢板制作。炉顶表面均匀焊接弧型表面散热片,散热片采用厚度≥3.7mm的Q235钢板制作,规格为350mm×30mm的散热片14片,规格为200mm×30mm的散热片16片,长短交错。炉顶结构与技术参数如图5所示。
图5 炉顶结构与技术参数示意图
6.2.2炉壁
炉壁采用厚度≥3.7mm的Q235钢板卷制焊接,形成高度920mm、外径760mm的圆柱形炉体。炉壁左右侧是二次进风管。炉壁结构与技术参数如图6所示。
图6 炉壁结构与技术参数示意图
6.2.3 烟气管道与换热器支撑架
在封头右侧烟气通道开口处焊接烟气管道。设计有凹槽和螺栓连接孔,与火箱烟气管道连接闭合。烟气管道的右侧外壁等距66mm均匀焊接6个高30mm、长150mm、厚≥3.7mm的Q235钢表面散热片。烟气管道结构与技术参数如图7所示。在封头左侧焊接换热器支撑架。设计有螺栓连接孔,如图8所示。
图7烟气管道结构与技术参数示意图